在花蓮少見熱炒店,
一個光頭大大招牌吸引著我們,
不僅菜色多樣,價格也不貴,
就選[新の店]飽餐一頓吧!
招牌明顯超好認的,
開車來店前就有免費的停車場,
這樣超方便的,猛一看很熟悉,
原來北部也有分店,
只是菜色與份量會有所不同。
在花蓮少見熱炒店,
一個光頭大大招牌吸引著我們,
不僅菜色多樣,價格也不貴,
就選[新の店]飽餐一頓吧!
招牌明顯超好認的,
開車來店前就有免費的停車場,
這樣超方便的,猛一看很熟悉,
原來北部也有分店,
只是菜色與份量會有所不同。
三義有兩間麵店生意都不錯,
且兩間距離都不遠,
斗大的招牌不禁讓我們好奇,
一次回程恰巧碰上晚餐時段,
上網詢問在地人那間好吃?
結果他推薦[賴魁麵館],
不過他也強調口感還是親嚐最準。
創立於1949年到至今是有點歷史了,
而且營業時間滿長的一早就能開吃,
火紅到小吃店會開發票ㄋㄟ~
有附設專屬停車場且不小,
[慕名]是間無菜單料理,
更是友善寵物餐廳ㄋㄟ~
抵達花蓮的第一餐就來報到了,
只是唯一缺點沒訂位吃不到喔!
位於七星潭旁的[慕名],
以原住民特色料理聞名,
主廚是阿美族人,
呈現阿美族飲食及創意改良,
成為不少老饕慕名而來。
門口架了一個木製鞦韆,
雖不能坐著盪來盪去,
一碗麻辣燙深受藝人及美食節目喜愛,
到底有何魔力?
趁著夫妻小約會可以吃辣時間,
當然趕緊一探究竟囉!
[韓記]目前有兩間分店,
一間在金華街上,
另一間在市民大道上,
我們造訪微風店,
就在微風廣場斜對面,
目標還算明顯好找。
很受名人、藝人和美食節目推薦,
充滿懷舊眷村的[光復新村],
深受許多新人來這拍婚紗照,
更是電影與電視劇相繼取景拍攝呢!
如生生、風中家族、一把青等,
所以我們也來尋找熟悉的場景囉!
隨著時代的變遷,
漸漸閒置的眷村宿舍群,
直到了九二一地震後,
許多人意識到可以將空間規畫,
積極推動[光復新村]的再生任務,
才能讓我們看到,
活化出文藝氣息的[光復新村]。
位在三義的勝興車站老街上,
一棟古色古香的建築很難不被看見,
以木材為主的裝潢,
感覺像山中小木屋的景緻。
我們被DIY擂茶和搗麻糬吸引進來,
而且一旁有私人停車場滿方便,
座位區有些半開放,
像這角落好有日式風情的FU。
空間雖不算大,用餐區一、二樓皆有,
不想開放式也有室內區,
每區布置都有不同感受,
遠離塵囂的都市來到苗栗輕旅行,
一間紅磚三合院吸引我們目光,
就像回到 Ivy 外婆家一樣,
滿滿回憶湧上心頭,
而且還有農村割稻飯可享用ㄋㄟ~
在苑裡小鎮左彎右拐來到[東里家風],
已有百年歷史屬於客閩混合式建築,
集合當時最佳的風水師、建築師與材料,
漫步在老宅中處處可見工藝與巧思,
目前苗栗縣政府登記為三級古蹟。
DD推薦一間客家風味,
要我們不用跑遠就能吃到,
這樣跟家人歡聚也方便ㄋㄟ~
[千采]算是一家老店,
從捷運雙連站1號出來,
位在國賓飯店對面巷內鄰近馬偕醫院,
雖在巷內卻座無虛席,
幸好我們有先訂位才能快速入座。
裝潢上很一般的桌椅擺設,
有小方桌、大圓桌也有包廂,
來了二次粉鳥林,
都碰不上晴空萬里實在厭氣,
既然拍不出好景,
那就吃好料平衡一下,
在粉鳥林附近有美味海鮮的碳烤店,
不過想吃就需時間久候囉!
店名叫[粉鳥林的一把小雨傘],
隱身在粉鳥林漁港旁的巷內,
距離東澳濱海也滿近的,
緊鄰一間石頭厝的鐵皮屋,
沒有華麗裝潢只有簡單擺設,
傍晚蚊蟲較多請先做好防蚊措施,
座位不多、公休也隨性,
終於來朝聖[老罈香]了,
趁著倆兄弟乖乖上課去,
我們夫妻才能為所欲為放肆一下。
位在西華飯店對面的巷子裡,
雖然交通不是最便捷的,
但每到用餐時刻就會瞬間客滿,
建議訂位後再出發比較保險。
內部沒有華麗的裝潢,
反而樸實到讓人懷疑這是名店嗎?
但來的都是饕客指定要吃的川香味,
有多人圓桌及少數人的方桌,
位於三重疏洪道旁的金華街上,
有間豬腸冬粉生意強強滾,
雖然地處有些偏僻,
卻是在地人很愛的中式早午餐。
營業時間從早上7點開始到賣完為止,
我們約11點抵達,
空間不大每桌幾乎都要併桌,
店裡已經坐滿人,外帶也在排隊,
看這人潮還是早點來吃比較保險,
不然很容易就撲空。
趁著放假好天氣去南澳遊玩,
回程行駛在累人的蘇花公路上,
肚子餓就看到烏醋麵正在揮揮手,
正好休息一下吃點東西再出發。
沒重視門面的[安打烏醋麵]很簡樸,
往蘇花公路方向位於南澳火車站附近,
算是往來宜蘭與花蓮的中繼站,
值得讚許店家沒有午休,
對於趕路的旅人來說這點真貼心。
店內沒有華麗的裝潢,
就是很一般的小吃店,
週末小旅行,
我們來到宜蘭冬山放鬆一下,
肚子餓就在廣興路上,
這裡匯集了許多美食小吃,
跟著估狗大神讓我們又有新選擇。
[樸食甘味]的外觀不起眼,
沒有華麗只有簡單的裝潢,
就如同名字一樣很樸實,
空間小小的座位有限,
用餐時間很容易客滿,
可說一位難求呢!
到台南安平老街,
沒吃在地小吃怎麼對得起自己啊!
有兩間老店賣的食材很像,
N年前吃過周氏蝦捲還可以,
這次舊地重遊換[陳家蚵捲]吃吃看。
[陳家蚵捲]在轉角處非常滿醒目,
雖然以小吃店起家,
但可以變成一整棟店面,
看來也奠定不少擁護者才能成功。
大溪老街以巴洛克式建築,
總會吸引許多人來朝聖一番,
故意不在老街吃吃喝喝,
轉身進入仁愛路遠離吵雜聲,
卻多了一份寧靜感,
特地帶家人來吃吃客家菜,
好吃到我們都二訪了。
[溪友緣]除了得到許多獎外,
不管在地人還是網友都很推薦ㄋㄟ~
以紅色磚牆呈現一種樸實感,
優雅的木雕窗更顯美麗。
來到嘉義東石附近,
免不了要品嚐一下鮮蚵料理,
畢竟嘉義東石又稱蚵仔故鄉啊!
沿著省道台82線,
一直走到底就到東石漁港,
可以說是東石最熱鬧的地方,
有好多家海產店聚集ㄋㄟ~
我們選了[東石阿春小吃],
光看門口掛了很多媒體採訪的布條,
可見這間店知名度滿高的,
網路上也有很多人介紹。
來到了花邊婚,
當然不是 Sunny 簡單說個我愛妳就結束,
特地不帶倆兄弟出門,
選擇喜愛的料理來個小約會挺不賴的。
[江雁塘鐵板燒]位在新生高架橋下,
連續兩年評定為全台十大鐵板燒美譽,
靠近捷運中山國小站,
自行開車可停在高架橋下的公用停車場。
一進門就看到數百瓶的美酒,
除了吃美食,
我們家很愛吃桶仔雞或甕仔雞之類,
尤其宜蘭桶仔雞非常多,
每間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
此次來到宜蘭員山鄉,
靠近望龍埤附近,
有著手工釀造醬油聞名的[老媽媽],
讓我們一吃就愛上了。
我們特愛找周圍有群山環繞,
空氣上比較清新的地方,
而[老媽媽]在環境上就有這樣的特點,
以純手工釀造醬油及豆腐乳聞名,
來這除了買醬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