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的後花園,當然以陽明山為首選了,
這裡除了可以吸取芬多精,也可以泡湯,
加上夜景更是必看不可外,
其實這裡的野菜也佔了很大因素喔!
所以偶而我們總是會上山打打牙祭,
吃吃青菜,清清腸胃滿不錯的。
來陽明山吃野菜,我們總會在竹子湖用餐,
這邊的野菜餐廳很多家,
此次介紹【山中園野菜餐廳】,
台北人的後花園,當然以陽明山為首選了,
這裡除了可以吸取芬多精,也可以泡湯,
加上夜景更是必看不可外,
其實這裡的野菜也佔了很大因素喔!
所以偶而我們總是會上山打打牙祭,
吃吃青菜,清清腸胃滿不錯的。
來陽明山吃野菜,我們總會在竹子湖用餐,
這邊的野菜餐廳很多家,
此次介紹【山中園野菜餐廳】,
以萬里蟹打出名號的龜吼漁港,
相較於北海岸碧砂和富基漁港規模來的小,
雖然小但該有的現撈活海鮮都沒少,
多年來一直路過卻沒機會進來,
龜吼漁港最有人氣排隊店家就是【三明美食】,
早在食尚玩家未介紹名聲就響叮噹了,
一進去就有人員告知你坐那個桌號,
找到位子後再點菜即可。
炸排骨飯、炸雞腿飯,對台灣人來說應該很常見的食物,
隱身於西門町的巷弄內【玉林雞腿大王】,
曾因找不到人手而不幹,雖然關門理由很妙,
但幸好二年後恢復營業,才能讓大家繼續享用這老味道。
我們承認是台北俗,每次去西門町都只知道逛街,
尤其想到要吃便當,就興趣缺缺,
所以一拖再拖,直到現在才來嚐鮮,
巷弄內的確不好找,從中華路進去比較好找。
透過小白鯨與 Cindy 都大力推薦,
來宜蘭千萬別錯過【甲富哥活海產】店,
且一定要先訂位才行,
更誇張的是飯後水果比海鮮還出名ㄋㄟ~
但我們超怕被堵在國道五號上,
想尿尿無法下車的窘境,想掉頭卻無法迴轉,
只能一路龜速開下去,那心情真的會阿雜ㄋㄟ~
加上有小孩總是計畫趕不上變化,
所以我們很不愛預訂這回事,
選擇臨時去了一趟宜蘭,就臨時順手撥個電話,
過年前就一直很想帶家人來拜訪,
無奈一直有變數無法成行,
老闆笑說:「只要沒倒,歡迎隨時來訪。」
這是老闆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如此幽默坦率。
很難想像在眾多住宅社區內,
隱藏著一間結合川菜、上海、台式料理的餐廳,
菜色豐富又多樣,剛好可以滿足挑嘴的家人。
我們故意避開用餐時刻,抵達已經是下午1點,
來到充滿客家人文風情的關西鎮,
除了遊玩外,當然不能錯過好吃的客家料理,
在網路上熱搜一番,很多人都推薦【香村花園客家餐廳】,
行駛在台三線上,彎進一條小路就抵達目的地,
因餐廳外種植許多植物,反而形成了幽美寧靜的氣息。
餐廳內大部分以大圓桌,也提供4人以下的座位,
還好我們來的早,除了我們沒預訂外,
每張桌上幾乎都放著已訂位的桌牌,
因此到用餐時刻,裡頭幾乎客滿,絕不誇張,
有著藍綠色眷村建築,加上招牌大大寫著陸軍兩字,
兩旁還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等字句,
這不是軍營,而是一間餐館,
店名叫【陸軍小館】,位於桃園市相當顯著,
從外觀就讓人產生好奇心,用餐時更是常滿滿人潮。
整個餐館環境不大,不過 裝潢相當有特色,
說亂卻不雜,說復古卻不時尚,
搭配著大大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
有蔣介石、毛澤東相互遙望的照片,
之前經過宜蘭無數次就被吸引住了,原因不是美食,
而是店家看板有許多爭相報導的雜誌與電視節目介紹,
心想這會不會是假的招攬生意,
不過看進出的車輛與人潮也不少,
抱著好奇心在陰雨綿綿的晚上就前往了。
【甕窯雞】位於礁溪,卻是靠近頭城交流道旁,
在店家的對面有個寬廣的停車場,
不過畢竟地處交流道附近,來往的車很多,
所以過馬路要很小心。
看到首圖,是否疑問這是啥?
我們第一眼瞧見時,也不停有問號在
這是來自新疆的美食,在台灣我們第一次吃到這樣的食物,
光看就覺得又豐盛又特別。
從外觀看很不起眼,常常不小心就錯過它,
店名叫【胡同彭家老舖】,沒有很華麗的招牌,
加上附近停車不易,更是容易錯過,
我們就像大禹治水,過門三次而不入,
還好沒有一直錯過它,否則就吃不到好味,
在台灣百元熱炒店已經數不清了,不過你知道那間才是始祖嗎?
號稱第一家熱炒店,位於新店區,在十多年前,景氣一度低迷下,
老闆將傳統海鮮餐廳轉型操作,主打新鮮海味食材,
以每盤100元的低價策略成功打入市場,
最後也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叫【不仔の店百元生猛活海鮮】。
↑↓
鄰近新店高中,店外排放滿滿的桌椅,
三間打通的店面,可見生意超好,
天氣熱坐室內卡舒服喔!
來台南旅遊如果沒有太大的胃,那真的會厭氣,
因為不僅便宜又好吃,且還豐富多元性,
此次我們訂為瘋台南旅遊,
即使卡喉嚨也要繼續吃,果然真的超瘋狂的,
就這樣我們到了台南的康樂市場內找美食吃。
↑↓
說是在康樂市場,不過我們迷路一陣子,
幸好台南鄉親們都粉親切,也粉會報路,
台南的美食真的吃不盡,
上一篇介紹 阿堂鹹粥 + 麻豆助碗粿,
這一篇一樣可以當早餐,也可以當小點,
反正就是吃美食就對了。
牛肉湯是台南特色小吃之一,且在台南街頭隨處可見,
當然其中不乏許多大推的名店,此次我們到安平路,
其中一間是食尚玩家非常大推的【文章牛肉湯】,
看到路邊大大的橘色立牌就是到了。
官網與立牌上的營業時間不太一樣,
營業到下午1點還是2點的差別,
無意間看到蔡阿嘎介紹私房菜,
雖然對他有點熟悉又陌生,不過他搞笑功力真是一流,
說不上討厭也不是超喜歡,總之他滿有才的,
其中他介紹一間【小隱私廚】讓 Ivy 很有興趣,
對於我們很愛嚐鮮,當然要找個機會去瞧瞧。
位於永康商圈的美食,如果沒太了不起的功夫,
馬上就會被淘汰關閉的危機,
好不容易找到小隱私廚,卻發現店家不開門做生意,
指引我們去另一間姐妹店【大隱酒食】品嚐,
走進【摸油湯】的店裡,傳進耳裡是50年代復古音樂,
放眼望去,就像古時候客棧一樣,相當有懷舊的FU,
對於【摸油湯】早在十年前我們就開始陸續接觸,
帶了不少朋友及家人來吃過,熟悉的場景一點都不陌生,
不過每次來都是突然來造訪,所以直到現在才想好好介紹它。
取名【摸油湯】是早期台灣從事餐飲工作的人,
喜歡稱自己為「做油湯」(台語),
後來聽久也挺順口,所以就延續下來。
在台北大安區的熱鬧商圈內,有一間復古帶點創新元素的店面,
裡面賣著各式各樣的調酒及創意十足的台式料理,
除了離捷運站非常近以外,更是大手筆打造了平價餐飲,
讓台菜不再只有傳統表現,而是引領時尚的好滋味。
↑↓
打著台灣風格飲食的【叁和院】,原以為是熱炒店,
一進門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
顛覆傳統及吵雜的喧鬧聲,店內的環境非常講究,
相當符合在地人的消費族群定位,
過去 Ivy 在松江路與南京東路這附近,打混很長一段時間,
每到中午吃飯時間就會晃到四平街找尋吃的,在這的美食是說不盡,
曾經介紹過 種福園 - 斤餅牛肉麵店 深得上班族的喜愛,
此次再介紹一間一樣深受上班族熱愛,更登上許多國內雜誌與電視採訪,
最厲害還有日本旅遊雜誌介紹,到台灣必食的店家之一喔!
在20年前 Ivy 就接觸這間店家,過去店名為山西刀削麵,
後來搬家重新裝潢,改名為四平街番茄牛肉麵,
在伊通街與建國北路的中間,較靠近建國北路口,
店裡的番茄刀削麵總是令我念念不忘,
相信大家對王品集團應該不陌生,一推出高檔的夏幕尼至今,就受到相當歡迎,
不過吃下來是貴鬆鬆,多數人會選在特殊節日慶祝才會去用餐吧?
在經濟不景氣之下,平價才是王道,非常有生意頭腦的王品集團,
估計鐵板燒每年有180億元的大餅,籌備一年多,終於新添第12個品牌,
那就是【hot7 新鐵板料理】以平價鐵板燒搶攻美食版圖市場,
走的是低價位的鐵板料理,跟夏慕尼做出一些區隔,
目標族群鎖定生活節奏快速、愛嘗鮮的上班族,
因為價位、王品名號,難怪一推出,就一位難求。
(↑ 外頭設有奉茶區,讓門外等候的客人可以喝茶消火些)
由於可以開放一個月內的預約訂位,所以打電話去都是額滿狀況,
但店員告知現場有開放候位,不過沒想到這麼火紅,門口已經大排長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