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慢飛的孩子,每個階段的關卡,都是考驗著父母,
之前我煩惱 Kasper 能不能自行坐好、站好、甚至走路,
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對 Kasper 來說卻是靠天天復健累積經驗才學會的,
隨著孩子長大些,我又必須跑在他前面先想好未來事,
過去面對 Anderson 我總覺得要趕緊放手,才不會誤了孩子的成就感,
有時碰到 Anderson 的同學家長,總是很心急問我,
你們家哥哥會注音了嗎?會拼音了嗎?英文是否該趕緊學會?
要不然上國小會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呢!?
我笑著回她們,如果孩子一出生就輸在起跑點上,那又何必太在意輸贏呢?
是的!Kasper 或許從嬰兒時期就註定是慢飛的孩子,
有了這樣的認知,我才更明白孩子的健康勝過一切學業上的成績。
但我又為何不能放手,反而要先想好未來事呢?說起來的確很矛盾,
就因為希望他趕緊學會,所以什麼都要比別人多勤加練習,
就因為希望他不要落後太多,所以什麼都要比別人先搶著學習,
很多婆媽會安慰我,不要太心急,慢慢就會看到進步的,
我不是想要 Kasper 與同儕比較輸贏,
而是害怕孩子沒達到水平,就喪失許多機會的磨練,
例如最基本的坐、站、走沒學會,那怎麼到外面的世界去探索呢?
雖然外人一看都說 Kasper 走得很好,要我放心,孩子只是慢啦!
但只有我知道還有復健師知道,Kasper 要學的東西還很多,走得穩不代表好,
看到他蛻變成長的進步,我知道當初堅持走早療是對的。
來到2歲的階段,醫生建議我,是否考慮讓孩子提早上學呢?
老實說這個問題在 1Y4M關於上學這件事 ,就讓我們夫妻猶豫不決,
如今又再一次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又陷入兩難了,
從沒想過讀個簡單的幼兒園,我卻很難下決定,
我一直認為不管讀什麼學校都沒關係,
重點是遇到好老師才是對孩子有幫助的,
當初 Anderson 讀幼兒園,我只有在公托與私托做選擇,
很幸運哥哥抽中公托的機會就讀,讓我們省下許多開銷,
如今 Kasper 我卻不能用簡單的想法去看待一切,
到目前為止 Kasper 還是找不出病因,但確定是混合性遲緩,
領有輕度手冊證明,是一位早療的孩子,
大動作上雖然發展出來,但協調性不佳,所以還是會跌倒,
小動作更是落後許多,手部力量不足,加上注意力不集中,
導致往往無法自行吃東西、拼圖、推積木、玩玩具等簡單的運用,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很怕他在學校無法適應,
所以我不僅考慮公托與私托的選擇,連發展中心與特教班都要考慮進去,
那個才是對 Kasper 好的呢?每當要幫他做選擇下一個決策時,
我總是很心疼這孩子的人生為何起頭難呢?
什麼是發展中心?
屬於身心障礙兼早期療育之社福機構,兼收一般生跟輕度障礙的特殊生,
師生比重為1:3居多,課程著重在生活自理與提供早期療育的訓練療程,
簡單說有點像私立幼兒園,但教的內容不會有什麼才藝課程,
同學大部分也是發展遲緩居多,所以老師與家長的包容心較大。
什麼是特教班?
大多安置中度、重度、極重度身心障礙學生,
學生大部分課程是集中在同一班級上課,
由特殊教育老師負責全部教學工作,
師生比重為1:1居多,主要提升認知發展,
簡單說一般的資優班,是能力較高且突出的學生一起學習,
相反的特教班所收的學生,包括智力較低者、身心障礙者、學習落後者等,
只要有特殊學習障礙的學生,都是集中一起學習,
有些父母怕孩子進特教班,很容易被貼上智能不足的標籤。
老實說我比較傾向公托幼兒園為主,但在 Kasper 基本能力尚未建立好時,
放在1:15的班級內,與一般的孩子一起作息,
他適合嗎?他可以融合嗎?會造成老師的負擔嗎?我真的很擔心,
所以在去年12月底公托幼兒園報名截止的前半年,
我就開始不斷詢問專業人士及尋找相關資源。
有的醫生與復健師認為,不管什麼學校環境,Kasper 就去讀吧!
因為在學校有常規且可以跟同儕一起學習,
將早療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讓孩子每天都可以將所學用到生活中,
並讓老師跟治療師可以隨時輔導,加上在學校時間長,
總比跑療程只有短短30分鐘,這樣孩子的刺激量比較充足,
學習能力也會提升不少。
有的醫生與復健師認為,Kasper 的認知與實際年齡差距一年,
也就是他所有發展上跟一歲的孩童沒兩樣,
去讀書固然好,但會不會就被排擠呢?還是被老師晾在一旁呢?
加上他的挫折忍受度超低,孩子去上學我可能會更加辛苦,
尤其在沒有任何語言下,外人是很難理解他的需求,
加上他超級敏感與不安,心理情緒無法自行變通,會一直停留在壞印象中,
如果上了學心靈受到傷害,後續再來排解他的壓力就更困難了。
就這樣困擾著我半年多,眼看公托的截止日快到了,
加上 第二次評估報告 更顯示孩子是需要多刺激才行,
突然間孩子上學與不上學我真的無法做出判斷,
直到 Kasper 些微的改變,才讓我下定決心,
過去每天的復健療程幾乎成了家常便飯,
走醫院與診所猶如我們家的灶咖一樣自然,
然而 Kasper 的不安沒有減少,總是需要我陪伴下才願意上課,
只要我一動屁股,他也會跟著動一下,
已是2Y1M的 Kasper 上了半年多的胡宇恩老師課程,
我跟老師商討一番,前15分鐘陪讀,後15分鐘我偷偷到外面去,
我不在的時候,過程中偶而會不安但可以配合老師指令,
雖然只有15分鐘,我從窗戶看進去,這是最美的風景,
這樣的改變或許看在別人眼裡沒什麼,
但這是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完成的。
也很感謝職能課 - 胡宇恩老師,聽到我的需求,
訪間診療很少有物理課程,謝謝她願意幫 Kasper 改變課程,
適時添加一些物理刺激,也讓其他老師一起跟進,
我曾貪婪過,希望 Kasper 可以學會更多,
但此刻真的只要他健康、開心成長就好,輸贏就沒那麼重要了,
因為這短短15分鐘就是回饋給我的成就感。
Kasper 有了小小改變後,也讓我對他有信心,或許去讀書對他是好的,
透過社工協助,告訴我住家附近有個發展中心,可以帶 Kasper 去了解一下,
約了時間跟老師訪談,學校並不是很華麗,卻有個大花園的空地,
師生的比重,對於發展遲緩的幼童,在照顧上比較周到,
只可惜學校已額滿,無法超收,只能等待通知。
另一方面我也向公托幼兒園提出申請就學,
但公托的二歲專班還有分普通班與特教班我又該如何選擇呢?
以 Kasper 的能力而言,在特教班可以得到協助比較多,
擁有普通園所不可能有的幾近1:1超低師生比,
所以老師能花更多時間在每一位學生,
在認知上可以提升許多,舉例教蘋果,
可以從早上教到下午,直到學生了解蘋果是什麼?會說蘋果為止,
但相反的刺激量就減少,跟同學無法有太多互動,
然而普通班,就必須跟一般孩子一起就讀,
好處可以互相觀摩學習,尤其語言上的刺激會大大提高許多,
壞處就是老師無法好好看顧到每個孩子的需求,
同樣教蘋果,老師可能說了三次就帶過,
其他同學可能了解了,但 Kasper 還不了解,
此時也不會停下來一一再多做解釋。
最後我跟 Sunny 決定選擇普通班就讀,
讓 Kasper 一起與正常的孩子學習,
或許在不同的環境下刺激,孩子的開竅也會更多,
復健師也建議早上上課,有時下午請假再跑療程雙向刺激,
跟老師與復健師一起配合,這樣孩子更能縮短不安的情緒。
由於 Kasper 是以特教生報名進入公托普通班就讀,
必須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發展遲緩證明,
學校系統會安排每個月有各類治療師的介入,
且需要經過老師評鑑通過後才可安置融合環境內,
今年2月中接到老師的訊息,通知要進行評估,
結果當天是又冷又下雨的日子,
一手牽著哥哥去上學,一手抱著弟弟要去評估,
我已分不清臉上是淚水還是雨水,只知道寸步難行,
老師告訴我,這樣的日子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其它時間再評估,
我告訴老師的確有想過要改日期,但以後上學也會碰到下雨天的日子,
難道我都要這樣請假嗎?如果我偷懶了,那孩子也有藉口了。
在學校評估的過程裡,老師讓 Kasper 自行操作許多教材,
有些 Kasper 可以完成,有些卻達不到標準,
但老師看得出 Kasper 有常跑早療做復健,
老師說弟弟如果去了特教班真的非常可惜,
雖然在普通班跟一般孩子有差距,不過同儕的刺激下,
或許可以幫助到弟弟,當然也有可能會打擊到弟弟心靈,
但孩子就是要從錯誤中學習才能越挫越勇,家長是不可能保護一輩子的。
我非常認同老師的說法,當初我不也是覺得可以當個放手的父母,
那我又在猶豫什麼呢?走出校園,我深深吸了一口氣,
雖然濕冷的天氣讓我全身凍僵,但內心卻溫暖不少,
至少解決我心中矛盾的掙扎點了。
今年4月中老師來電,由於特教生的名額只能正取一位,
有需要幫助的孩子也很多,所以必須請家長到學校參加公開抽籤,
很幸運的 Kasper 也順利抽中公托資格,今年9月要當幼幼班生,
我不怕人家知道 Kasper 是慢飛的孩子,反而我認為要讓大家知道,
唯有瞭解才會理解和諒解,這樣才能用正確的態度去和 Kasper 相處。
育兒的路上有風雨,也會有低潮,
孩子的狀況起起伏伏在所難免,
但這些從未能動搖我對孩子教養的堅持,
雖然我不知道這樣的決定到底對不對?
但光想沒有行動永遠不會知道答案,
Kasper 現在媽咪幫你做決定,不是要按照我的人生在走,
而是等你有能力去規畫了,媽咪一定會放手讓你決定,
但現在就請你乖乖的聽我的好嗎?
有興趣的朋友們,
不僅分享好吃的美食、好玩的景點外,
以這樣的經驗分享讓大家也能了解不同慢飛的孩子,
其實他/她們都是很天真可愛。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