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育女對女人來說,是另一個人生的開始,
然而身體上也是很大的負擔,
我是生過一胎的媽媽,對於生產自然比較有經驗,
但從沒想過計畫趕不上變化,我居然需要提前到醫院報到,
以老一輩的講法,我動到胎神了,
以科學的判斷,就是所有儀器測試顯示不良,
針對以上說法,孕期的過程都容易生下早產兒,
所以此時的孕婦都要好好安胎。
來到七個月,二星期不斷都有出血狀況,
宮縮的情況也非常明顯,平均8~10鐘一次,
因家裡因素考量,所以遲遲不聽從醫生建議,
但基於二寶的健康,在31W我把家裡安頓好,
還是選擇到醫院安胎。
安胎對我來說,即熟悉又模糊,天真的以為只要不亂跑,
不拿重物乖乖躺著就好,原來是一種錯誤的想像,
來到醫院報到的第一天,就直接奔到產房聽從護士指示,
首先全身脫光光換上病服,躺在病床上任人宰割,
來了4~5個的護士,夾雜幾位實習護士,
我的左右手很忙碌,一下量血壓,一下吊點滴,
護士交代注意事項,就開始我安胎的日子了。
首先在醫院安胎期間, 不能上下床,
舉凡吃東西、喝水都必須在床上,
更別說要上廁所了,只能在床上拿著尿盆進行著,
雖然尷尬但必須服從指示乖乖照做,
因為安胎就是要孕婦多休息,不要再進行勞累的工作,
否則容易生下早產兒的可能性,
像我進去醫院不到一小時,就來了一個急診孕婦,
原本想安胎保住寶寶,不過羊水破了,
想要好好安胎都不行,只能緊急剖腹,生下雙胞胎,
不到足月只有30W,二位寶寶就必須來報到,
一個1,500公克, 另一個900公克,
聽護士說媽媽生完戴著氧氣罩,看著孩子只能一直哭,
現在只能靠小兒科幫忙了。
醫生及護士為了安撫我們安胎媽媽,總是語重心長的恐嚇著,
這時辛苦點, 後面才不必花費更大的心力照顧孩子,
因為生出早產兒的孩子, 不僅器官還未發育完全,
在照顧上家人也要特別小心翼翼, 這比現在安胎還要辛苦百倍,
為了孩子好, 這時期媽媽只能辛苦點, 乖乖在醫院安胎,
當然我也遇到比較鐵齒的孕婦,住了一個多月,週數不到還是想出院,
為的就是想去美國生產,幫孩子拿到綠卡,
即使所有測試指數都不利,夫妻還是毅然決然想辦出院,
要怪他們也說不過去,畢竟是想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
我們也只能替他們抱著祝福平安告別。
在醫院安胎的媽媽除了要按時吃藥,不能天天洗澡,
還只能乖乖在床上吃喝拉撒睡,白天四小時護士就巡邏一次,
半夜如果宮縮嚴重,還會被叫醒起來尿尿,
然後緊急再吃加強的安胎藥,這些都可以忍受,
不過我想安胎媽媽最怕的就是打點滴了,不僅24小時打安胎針,
還要三天就要拔除換地方挨針,有時一打下去血管爆裂,
就必須馬上拔除重打,所以在醫院安胎越久,
通常血管都找不到地方挨針了,
像我碰到一位室友,她挨針的針孔比住院的天數還要多,
所以我們總是笑說自己好像吸毒者,
每次到了需要換針頭就是我們痛苦日,
即使不換針頭,插著針想好好躺也深怕壓到而疼痛,
所以想在醫院要好好休息睡覺是困難事。
在產房躺了一個星期,大小事都必須靠別人幫忙,
所以請看護是無法避免,不過開銷也大,
只能不斷央求醫生至少讓我自行如廁,
醫生評估我的宮縮有降低,且開銷也大,
所以讓我如願轉到普通病房繼續觀察著,
雖然轉到普通病房還是要24小時打安胎藥,
但至少我可以自行如廁,不需有人陪伴也輕鬆,
畢竟一人生病,全家也痛苦,
但最怕碰到白目的室友,習性像豬一樣,吃的好又很會拉,
總是把浴室弄得濕濕的,還害別的安胎媽媽差點跌倒,
說睡就睡,打呼就像雷聲,白天就是拼命打電話聊天,
彷彿健保房都當成單人房使用,忘了還有別的病人,
不過人家的臉皮超厚的,只要不順意就會說要申訴,
所以護士總是要我們多忍忍,幸好我忍受二晚就出院了,
但卻苦了隔壁室友媽媽,因為更囂張更吵鬧,
讓那位媽媽都無法好好休息,都需要吃著安眠藥入睡,
測出的指數也不佳,宮縮情況很明顯,
原本可以早點出院,不過醫生評估後還需多觀察,
真希望白目病友能多點同理心,這樣才不會殃害其她媽媽的安胎狀況。
現在 Ivy 已經出院了,不過因為寶寶的週數還是不足,
醫生還是叮嚀又叮嚀,在家也只能好好躺著安胎,
否則再次進醫院安胎就不用出院了,等著到生產了,
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只能忍耐也不怕苦,
所以即使天氣好也要忍忍不亂跑,即使躺著不舒服也盡量不要起身坐,
非常謝謝這段期間朋友及格友的關心,我只能說非常感恩再感恩,
也希望二寶能健健康康成長,平平安安讓我順產。
後記:
熬過了39週又4天,二寶出生時有3430公克,
雖然媽媽養肥了好幾公斤,不過這代價很值得,
尤其聽到孩子的哭聲像雷響,手腳不停亂動,
就覺得過去在醫院安胎,即使一直挨針吃藥都讓我覺得很欣慰,
非常謝謝醫生及護士的照料,才沒讓我的孩子提早報到,
讓二寶能健健康康的出生,真的非常感恩,
最後我想獻給所有偉大的媽媽,堅強、勇敢、不退縮的媽媽你們是最棒的!
為了兒女再多的苦都願意吞下,如果沒走過這麼一遭,
真的很難體會其中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