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將置頂於告別式結束,以慰藉思念之情。 2021/4/7筆
人的一生總會經歷生、老、病、死,人生的無常,總是無預警發生在你我左右,
我以為可以很堅強面對,原來是假象,我以為可以很自然侃侃而談,原來是謊話,
原來心痛的感覺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及填補內心的空虛。
2012年3月17日,晚間19:20,你嚥下最後一口氣,
未能見上最後一面及說上一句話,是我的遺憾。
你的苦痛,已經纏繞多年,
未能找到醫生高明治療你的傷口,是我的不孝。
你的一生總是為了子女打拼,
未能好好享清福,是我的不捨。
說好不哭的我,卻在你面前哭到不能自己,
摯愛的外公,你好嗎?
過去你說身體的疼痛總睡不好,如今的你眼睛緊閉,將要長眠,
我不知該替你開心還是難過?
過去的你總是喜歡到處散步,病魔卻讓你無法自在的行走,
我看你內心很恨自己沒用,我只能暗自替你祈禱,早日恢復健康。
我看著你躺在冰櫃裡,是多麼慈祥,
我想你是自由的、快樂的、解脫的,
因為病魔已經無法再繼續折磨你了。
時間是最好治療的良藥,相信我會學著更勇敢面對,
平心去看待你已不在的事實,望你追隨著菩薩一路好走。
此篇將置頂於告別式結束,以慰藉思念之情。 2012/3/20筆
北港舊稱笨港,兩百多年前,笨港溪上游集水區與濁水溪相鄰,
二溪在林內交匯,濁水溪下游經常發生氾濫現象,
洪水直接灌入北港溪,造成中西部水災,這就是有名的北港溪出黑水。
由於笨港溪長年氾濫,分割了原本的笨港聚落,從此分為南、北二區,
笨港溪以南稱為笨南港街,為漳州人聚落,以北稱為笨北港街,以泉州人居多,
從此造就了北街為雲林北港,而南街為嘉義新港,
二港間形成天然分界,也構築了二個風貌截然不同的宗教小鎮。
全台各地都有真假馬祖之爭,其中北港、新港馬祖廟的正統之爭,至今無人解的公案。
北港有朝天宮,新港有奉天宮,兩港媽祖廟各擁勢力,更自認都是舊笨港媽祖的正統,
多年來的抗爭,主觀情緒早已淹沒事實,至於誰才是正統媽祖?
外人通常只能保持中立,否則難保不會又引發另一場爭鬥,
所以這場真假媽祖的口水爭戰,還有的吵。
北港人對媽祖的依賴與感念,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在北港人眼中,媽祖無所不能,也無所不在,
舉例夫妻感情不好、孩子要念那所學校、要不要換工作,什麼事都要請教一番,
所以媽祖婆對北港人來說很有崇高的地位,更是指點迷津的生活教師,
如果不知如何參拜,可依上圖指示參拜即可。
廟宇擺放的金紙,可隨自己的心意添購香油錢,
但由於大部分的香客都會開車前來,如果需停放車位,
路邊的阿婆、阿公會搖著手說:停這裡沒關係,幫我買點金紙錢吧!
隨著物價上漲,從一份50元,轉眼變100元,
這或許也讓當地人改善生活經濟來源的一部份。
在金紙的對面是販售紀念品,可依自己的喜愛添購。
這次剛好碰到人家來謝神,所以特地請來布袋戲演出,
逗的在場的觀眾笑呵呵,隨著當地人漸漸外移,
現在想看到這樣的風俗文化,越來越少了,
錄了一小段,咱們回味一下吧!
朝天宮的前方是中山路,一直以來都是北港最熱鬧的商業大街,
興盛的香火孕育出繁榮的北港商圈,其中有名的是北港油,
來北港買油,就像去台中買太陽餅,去漁港要吃海鮮一樣的道理,
而北港是台灣最大的花生集散地,因北港屬含有較高鈣離子的石灰性砂質岩沖積土壤,
種植的花生、胡麻、蒜頭、蠶豆特別好吃,來這可別忘記採購花生油、麻油、香油喔!
一條搭串起嘉義兩線的北港觀光大橋,
也搭起北港朝天宮和新港鄉水仙宮的橋樑,
成為兩座廟宇朝聖據點之間的觀光大僑。
廟宇:北港朝天宮
地址: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178號
參拜時間:AM 04:30~PM 24:00
交通:國道1號嘉義交流道下往北港方向159縣道,左轉164縣道,右轉北港大橋走義民路,
右轉民主路即抵,順著朝天宮前方到底,就可看到紅色大橋,這就是北港大橋。
雲林縣位於台灣西方的中南部,在嘉南平原最北端,屬亞熱帶地區,
平均氣溫約在22.86度左右,全年氣候溫和,四季變化小,
而涵蓋的範圍有斗六市、斗南鎮、虎尾鎮、大埤鄉、西螺鎮、土庫鎮、北港鎮、
莿桐鄉、古坑鄉、林內鄉、二崙鄉、崙背鄉、麥寮鄉、東勢鄉、褒忠鄉、台西鄉、
口湖鄉、元長鄉、四湖鄉、水林鄉等。
以上大家認識幾個地名呢?
小時候,Ivy 住在這裡,現在跟朋友提起ㄚ母的故鄉在萬興村,
大家總是有三條線的問號?但如果 Ivy 說是靠近北港鎮或水林鄉地名時,
這時大家才能驚覺想起在那裡。
萬興村是屬於人口老化的社區
由於人口外移,當地居民剩下的大部分是老人與小孩居多,
過去繁榮的景象,已經不復返,有許多房子也留下傷感的記憶。
大部分的居民,都是以務農維生,
白天的時候都是在田裡工作,所以街上很少有人民走動,
除非遇上大節日拜拜,家家戶戶才會忙進忙出招呼來訪的鄰居。
由於這裡沒有什麼車流量,相對空氣污染比較少,
農夫辛勤的種植蔬菜,是非常新鮮可口,
但大家別忘了,當您在吹冷氣吃著可口的生菜沙拉時,
也請想想農夫留下許多汗水,所種植的青菜,
要惜福也要感恩,不要浪費食材喔!
前面 Ivy 提及到,北港油很出名,尤其在雲林種植花生更是全民運動,
其中落花生、胡麻一年均可二收,所以大部分的居民,都會利用道路或門前庭院曬花生,
反正車流量不多,所以先佔先贏囉!
瞧!連鍋牛都愛不釋手,
證明這些農產品是有機不添加農藥的保證呦
街道上擺放著丟棄的車座位,是居民聊天最佳座位。
小時候的印象裡,只要遇到大拜拜時,阿嬤總是起個大早,
忙進忙出準備貢品,待貢品都準備差不多時,
阿公就會準備扁擔,把貢品放入,一步一腳印的挑著扁擔走到這間小廟,
此時,如果太晚抵達,貢品擺放都要排到馬路上來了,
而布袋戲、歌仔戲總是一車一車的開進人群,
努力展現表演,每每都有爭鬥誰的人氣比較旺的盛況,
但隨著人口外移,老化的社會演變,如今已看不到當時熱鬧的景象。
故鄉的池塘,是告誡淹水的警示,
聽阿嬤說:當水淹陸地,那就要準備逃命。
這代表洪水會倒灌到屋裡,而這裡大部分都是一樓平房居多,
如果真的淹水,是無處躲藏,所以即使再大的雷雨,
只要池塘的水未滿,當地的居民一定會說:安啦!
鄰居們總是趁著下午時刻閒話家常,連他們二老也不會錯過這美好時刻,
順道一提,由於人口不多的情況下,
只要報誰家的小孩,鄰居就能馬上想起原來就是你,
所以在這裡不用怕迷路,有人會指引你,
但可千萬別做壞事,因為抓到的機率是百分百喔!
我的好鄰居,零食的來源,就是身邊可愛的雜貨店老板娘提供,
看到我遠道回來,直說:這不是 Ivy 嗎?長這麼大啦!結婚沒?生小孩沒?
來來來!老闆娘請你喝涼的!
OS:想想小時候的盤纏還真的進貢不少呢? 沒辦法!誰叫我是貪吃鬼。
對阿嬤的印像就好像媽媽一樣,她總是不辭辛勞陪著我、照顧我,
或許這樣, Ivy 總是對老人家特別有情感,
看著阿嬤憔悴的臉龐,不禁感嘆時光流逝太快,
小時候總是黏在阿嬤身邊,如今卻已經高出阿嬤一顆頭的人妻,
好想時光倒流,喊著阿嬤!我想吃糖,我想要陪在妳身邊。
非常感謝阿公、阿嬤的辛勞,為了要讓爸媽可以北上工作,
主動願意照顧我與弟弟,卻要犧牲二老放棄離開摯愛又熟悉的故鄉,北上照顧我們,
除了暑假、寒假才能偶爾回故鄉住上一段時間外,其餘都得北上不離不棄照顧著我們,
這樣的情況直到我小學畢業有了改變,
二老提出二個孩子都長大了,曾祖母生病需要照顧,
就此照顧小孩的重擔落在母親上,讓阿公、阿嬤渴望回故鄉居住,
雖然不捨,但我們尊重二老的決定。
我們的房子屬於三合院,曾經一起住的親戚高達15家族,
後院是所有人共同的使用地,記憶裡,後院總是養著雞,
小時後追逐著小雞來回跑的情境,好像又回來了。
但如今大家各奔東西,各有各的家庭要顧,
熱鬧的情況已不在,除了過年才能看到短暫的景象。
二老只要知道我要回來,總是忙進忙出的準備好料,
尤其這裡好吃的"四腳",俗稱青蛙,阿嬤更是不忘幫我準備這道菜,
原本擺放的餐桌地方是個灶,小時後 Ivy 總不時幫忙燒著材火,
大人總是喊著:如果燒太慢,水變冷就沒熱水澡可洗喔!逼的我要灰頭土臉才行。
遇到拜拜時,也不能忘記要拜灶神,如今有了天然瓦斯取代灶,生活機能也改善許多,
但想想那段日子,所有人搶著洗熱水澡,苦中作樂的生活也不錯喔!
曾經阿公讓我好擔心,差點失去記憶的他,如今頭腦清醒,
腰卻彎不直,腳也變的比較無力行動,
從180公分巨大身高,轉眼卻不到170公分的身軀,
雖然我們都擔心,要他們別住在鄉下了,幾次北上居住,
他們卻依舊無法忘懷這故鄉的人事物,所以有空大家都會下鄉探視,
或接到北上居住,路途雖然奔波,但我們都希望二老能開心過每一天。
短暫的停留,又要回到工作崗位,我永遠忘不了家鄉的美,家鄉的情,
這裡雖然繁榮景象不在,但舒適的微風與乾淨的空氣,卻讓我們很放鬆心境,
過去雲林縣是選舉的大本營,但純樸的鄉村卻不是利用的工具,
不要只有當選舉時,才了解當地的品質生活需要改善,才知道要幫農夫爭取福利,
藉由文章讓大家認識,其實雲林還有個萬興村,
如果有機會來雲林玩,也別忘記水林鄉萬興村也等著您發掘喔!
留言列表